熱門問答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
2025-06-04
?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
2025-06-03
雷神的起源及傳說
2025-06-02
東岳大帝是哪位神?
2025-06-01
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
2025-05-30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26 09:26
福德是什么?
云居禪師在洞山良價禪師的道場專修禪定,平時都是和大家一起用餐,但有十多天,他都沒有到齋堂用餐,洞山良價非常關(guān)心,也頗為奇怪。因此就叫侍者去請他來問話。
云居禪師喜悅自得地說:“每天都有天神為我送飯食,所以沒有到齋堂用齋,你也不必擔心?!?/p>
洞山良價禪師非常不以為然:“我以為你是個修行之人,想不到你只是個執(zhí)著世間福德的庸俗之輩。今天不和你談了,明天再說吧!”
第二天,云居禪師遵照約定來拜見洞山良價禪師,洞山大聲呼喚云居的名字,云居恭謹?shù)鼗貞?yīng)著。
洞山良價笑著問:“順從福德要緊,還是證悟福德行更要緊呢?”
云居禪師啞然無語,因為福德是有修有證的:多修多功德,少修少功德。而福德行就不同了,福德行是無修無證的,是我們本來有的。
現(xiàn)在他自以為有人天福報,有天人供養(yǎng),其實這是墜入有為法中 去了。因此,他懷著滿腹疑惑返回自己參禪的草庵。在經(jīng)過數(shù)日的參 悟之后,他沉浸于寂靜之中,此后再沒有天神來送食物,但云居禪師 很歡喜,因為他已證悟到“以纏悅為食”的無為法的境界了。
有人修到人天福報就以為是高興事了,但一旦天福用盡,還是要墮入生死輪回的。因此,修禪之人不以世間法的善惡為評定標準,而是在世間的榮辱之外體會禪心,爭取修證到無為法的禪定之中。
經(jīng)常有些朋友因為生活中的得失而心煩難過,其實大家想開些,這世間的得失榮辱可不就是來也匆匆、去也匆匆嗎?就好比天上的浮云一般。你離開這個世界時,所有的榮耀或恥辱都不會跟著你;你來到世間時,也是一樣。哈哈,想到這些,誰要是再為一點兒虛名小利煩惱不已,那可真是連小徒弟都不如了。
學佛不也如此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