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
2025-06-04
?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
2025-06-03
雷神的起源及傳說
2025-06-02
東岳大帝是哪位神?
2025-06-01
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
2025-05-30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 13:55
歸宿
土地承載萬物,也是人類精神和肉身的棲息之處,因此先民們對腳下的這片土地充滿了敬仰之情,“尊天親地”。相比較而言,土地厚重而溫和,古人崇拜而信賴土地,很早就對土地獻祭。從遠古開始,人們就將土地人格化成為地神,這就是土皇,也稱后土。后土是一位女性神祗,民間俗稱后土娘娘,職責是掌管陰陽造化、山川河岳。
神話傳說
在早期神話傳說中,后土是共工氏之女,按照中國古代傳統(tǒng)觀念,以天為陽以地為陰,甲骨文的“后”字也作女人形狀。“土”則被解釋為“吐也,能吐生萬物也”。
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,后土地位尊崇,在“四御”中位列第四,是一位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祗,尊號是“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”。
到了唐朝,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了細致的劃分,天界被分為三十六天。按天地感應之說,上有三十六天,下則有三十六地;上有天帝,下則有后土。后土之下有三十六位土皇,他們負責掌管陰陽,化育大地,消除幽暗,指引神明。
道教的宮觀都會在四御殿里供奉后土神像,在大型齋醮法事(即做道場)中,還會供奉三十六天帝和三十六土皇的神位。
唐代以來,隨著風水堪輿的流行,人們在動土、上梁、鎮(zhèn)宅、安宅、建橋、鋪路時,都要舉行禮謝土皇的齋儀,以祈求路橋暢通、家宅平安、降福消災。南方一帶的墓葬的一側(cè),一般都會立一小塊石碑,上面刻著“后土"??梢姾笸脸绨菰催h流長,至今還保存在民間。